编程开源技术交流,分享技术与知识

网站首页 > 开源技术 正文

C51关键字data、idata、xdata区别及如何使用

wxchong 2024-09-08 10:41:36 开源技术 15 ℃ 0 评论

刚入门单片机的小伙伴估计很少接触到这三个关键字,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特别是当你真正接触到使用51单片机开发的项目时,这几个关键字应该都不会陌生。

data、idata、xdata三者的主要区别有两点:

一、位置不一样

它们定义的变量存放在单片机片上RAM(包括内部RAM和外部RAM,但都集成在单片机芯片内,固称“片上RAM”)中,但存放的地址不一样

    • data定义的变量放在单片机前128字节(0x00~0x7F)地址空间中;

    • idata定义的变量放在(0x00~0xFF)地址空间中;

    • xdata定义的变量则是放在单片机片上外部扩展RAM空间中(一般指外部0x0000~0xFFFF空间,具体空间大小因单片机而异,有的单片机没有外部RAM)。

二、速度不一样

data定义的变量速度最快,idata次之,xdata较前两者慢。

细心的小伙伴可能已经发现,data和idata定义的变量都是在单片机内部RAM空间(0x00~0xFF地址空间),并且两者定义的地址空间在前128字节完全重叠。事实确实如此,它俩空间虽然重叠,但是访问方式不一样,这正是导致data速度比idata快的原因。

下面来说说怎么用,很简单,在定义变量的时候在变量(全局变量或者局部变量均可)前加上即可,例如:

unsigned char data mydata;

idata unsigned char myidata;

unsigned char xdata myxdata;

有小伙伴又要问了,那我怎么知道一个变量什么时候该加关键字,该加哪个关键字呢?判断的依据是:如果一个变量用的很频繁(程序访问它的次数的多或者频繁),你可以将该变量加data或者idata,将其放到内部RAM中,提高访问速度;如果该变量很少被访问,则可以加xdata定义,将其放到外部RAM中,把有限的内部RAM留给真正需要“速度”的变量。如果你无法判断,就别加了,交给编译器处理吧。举两个栗子吧:

    • 假如你的项目中有USB/串口/网络通信,且通信数据量较大而且较为频繁,那在通信发送/接收程序中的变量则可适当加上data或者idata;

    • 我做过一个热敏行式打印机项目,其中需要频繁从字库芯片中加载数据到热敏打印头中,程序中我便给相关变量加上idata修饰。

其实还有两个关键字——bdata和pdata,我很少在实际项目中见到,很多书籍也不建议使用,固不多说。

支持原创,转载时请注明出处,疯狂码者愿与你一起努力,共同成长,谢谢!

Tags: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