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开源技术交流,分享技术与知识

网站首页 > 开源技术 正文

ps滤镜——使用小技巧之一(ps中滤镜的基本使用技巧)

wxchong 2024-09-11 10:42:49 开源技术 7 ℃ 0 评论

一. Sharpen(锐化) 滤镜通过增加相邻像素的对比度来使模糊图像变清晰。

1、Unsharp Mask(USM锐化滤镜)

作用:改善图像边缘的清晰度。

调节参数:

数量:控制锐化效果的强度。

半径:指定锐化的半径。

阀值:指定像邻像素之间的比较值。

图解效果:

原图像       USM锐化效果

2、Sharpen(锐化滤镜)

作用:产生简单的锐化效果。

调节参数:无

图解效果:

原图像         锐化效果

3、Sharpen More(进一步锐化滤镜)

作用:产生比锐化滤镜更强的锐化效果。

调节参数:无

图解效果:

原图像         进一步锐化效果

4、Sharpen Edges(锐化边缘滤镜)

作用:与锐化滤镜的效果相同,但它只是锐化图像的边缘。

调节参数:无

图解效果:

原图像 锐化边缘效果

二. Distort(扭曲)

滤镜通过对图像应用扭曲变形实现各种效果。

1、Wave(波浪滤镜)

作用:使图像产生波浪扭曲效果。

调节参数:

生成器数:控制产生波的数量,范围是1到999、

波长:其最大值与最小值决定相邻波峰之间的距离,两值相互制约,最大值必须大于或等于最小值。

波幅:其最大值与最小值决定波的高度,两值相互制约,最大值必须大于或等于最小值。

比例:控制图像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的变形程度。

类型:有三种类型可供选择,分别是正弦,三角形和正方形。

随机化:每单击一下此按钮都可以为波浪指定一种随机效果。

折回:将变形后超出图像边缘的部分反卷到图像的对边。

重复边缘像素:将图像中因为弯曲变形超出图像的部分分布到图像的边界上。

图解效果:

原图像 正弦模式

三角形模式 正方形模式

2、Ripple(波纹滤镜)

作用:可以使图像产生类似水波纹的效果。

调节参数:

数量:控制波纹的变形幅度,范围是-999%到999%。

大小:有大,中和小三种波纹可供选择。

图解效果:

原图像        小波纹效果

中波纹效果    大波纹效果

3、Glass(玻璃滤镜)

作用:使图像看上去如同隔着玻璃观看一样,此滤镜不能应用于CMYK和Lab模式的图像。

调节参数:

扭曲度:控制图像的扭曲程度,范围是0到20。

平滑度:平滑图像的扭曲效果,范围四1到15、

纹理:可以指定纹理效果,可以选择现成的结霜,块,画布和小镜头纹理,也可以载入别的纹理。

缩放:控制纹理的缩放比例。

反相:使图像的暗区和亮区相互转换。

图解效果:

原图像   块纹理效果

画布纹理效果   结霜纹理效果

小镜头纹理效果

4、Ocean Ripple(海洋波纹滤镜)

作用:使图像产生普通的海洋波纹效果,此滤镜不能应用于CMYK和Lab模式的图像。

调节参数:

波纹大小:调节波纹的尺寸。

波纹幅度:控制波纹振动的幅度。

图解效果:

原图像   海洋波纹效果

5、Polar Coordinates(极坐标滤镜)

作用:可将图像的坐标从平面坐标转换为极坐标或从极坐标转换为平面坐标。

调节参数:

平面坐标到极坐标:将图像从平面坐标转换为极坐标。

极坐标到平面坐标:将图像从极坐标转换为平面坐标。

图解效果:

原图像   平面坐标到极坐标

极坐标到平面坐标

6、Pinch(挤压滤镜)

作用:使图像的中心产生凸起或凹下的效果。

调节参数:

数量:控制挤压的强度,正值为向内挤压,负值为向外挤压,范围是-100%到100%。

图解效果:

原图像 向内挤压

向外挤压

7、Diffuse Glow(扩散亮光滤镜)

作用:向图像中添加透明的背景色颗粒,在图像的亮区向外进行扩散添加,产生一种类似发光的效果。此滤镜不能应用于CMYK和Lab模式的图像。

调节参数:

粒度:为添加背景色颗粒的数量。

发光量:增加图像的亮度。

清除数量:控制背景色影响图像的区域大小。

图解效果:

原图像 扩散亮光效果

8、Shear(切变滤镜)

作用:可以控制指定的点来弯曲图像。

调节参数:

折回:将切变后超出图像边缘的部分反卷到图像的对边。

重复边缘像素:将图像中因为切变变形超出图像的部分分布到图像的边界上。

图解效果:

原图像 切变效果

9、Spherize(球面化滤镜)

作用:可以使选区中心的图像产生凸出或凹陷的球体效果,类似挤压滤镜的效果。

调节参数:

数量:控制图像变形的强度,正值产生凸出效果,负值产生凹陷效果,范围是-100%到100%。

正常: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共同变形。

水平优先:只在水平方向上变形。

垂直优先:只在垂直方向上变形。

图解效果:

原图像   球面化效果

10、Zigzag(水波滤镜)

作用:使图像产生同心圆状的波纹效果。

调节参数:

数量:为波纹的波幅。

起伏:控制波纹的密度。

围绕中心:将图像的像素绕中心旋转。

从中心向外:靠近或远离中心置换像素。

水池波纹:将像素置换到中心的左上方和右下方。

图解效果:

原图像   水波效果

11、Twirl(旋转扭曲滤镜)

作用:使图像产生旋转扭曲的效果。

调节参数:

角度:调节旋转的角度,范围是-999度到999度。

图解效果:

原图像   旋转扭曲效果

12、Displace(置换滤镜)

作用:可以产生弯曲,碎裂的图像效果。置换滤镜比较特殊的是设置完毕后,还需要选择一个图像文件作为位移图,滤镜根据位移图上的颜色值移动图像像素。

调节参数:

水平比例:滤镜根据位移图的颜色值将图像的像素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多少。

垂直比例:滤镜根据位移图的颜色值将图像的像素在垂直方向上移动多少。

伸展以适合:为变换位移图的大小以匹配图像的尺寸。

拼贴:将位移图重复覆盖在图像上。

折回:将图像中未变形的部分反卷到图像的对边。

重复边缘像素:将图像中未变形的部分分布到图像的边界上。

图解效果:

原图像   位移图

置换效果

Blur(模糊)

滤镜主要是使选区或图像柔和,淡化图像中不同色彩的边界,以达到掩盖图像的缺陷或创造出特殊效果的作用。

1、Motion Blur(动感模糊滤镜)

作用:对图像沿着指定的方向(-360度至+360度),以指定的强度(1至999)进行模糊。

调节参数:

角度:设置模糊的角度。

距离:设置动感模糊的强度。

图解效果:

原图像 动感模糊效果

2、Gaussian Blur(高斯模糊滤镜)

作用:按指定的值快速模糊选中的图像部分,产生一种朦胧的效果。

调节参数:

半径:调节模糊半径,范围是0。1到250像素。

图解效果:

原图像 高斯模糊效果

3、Blur(模糊滤镜)

作用:产生轻微模糊效果,可消除图像中的杂色,如果只应用一次效果不明显,可重复应用。

调节参数:无

图解效果:

原图像 模糊效果

4、Blur More(进一步模糊滤镜)

作用:产生的模糊效果为模糊滤镜效果的3至4倍,可以与上图进行对比。

调节参数:无

图解效果:

5、Radial Blur(径向模糊滤镜)

作用:模拟移动或旋转的相机产生的模糊。

调节参数:

数量:控制模糊的强度,范围1到100。

旋转:按指定的旋转角度沿着同心圆进行模糊。

缩放:产生从图像的中心点向四周发射的模糊效果。

品质:有三种品质草图,好,最好,效果从差到好。

图解效果:

原图像 旋转效果

缩放效果

6、Smart Blur(特殊模糊滤镜)

作用:可以产生多种模糊效果,使图像的层次感减弱。

调节参数:

半径:确定滤镜要模糊的距离。

阀值:确定像素之间的差别达到何值时可以对其进行消除。

品质:可以选择高,中,低三种品质。

正常:此模式只将图像模糊。

边缘优先:此模式可勾画出图像的色彩边界。

叠加边缘:前两种模式的叠加效果。

图解效果:

原图像 正常模式

边缘优先模式 叠加边缘模式

Brush Strokes(画笔描边)

滤镜主要模拟使用不同的画笔和油墨进行描边创造出的绘画效果。 (注:此类滤镜不能应用在CMYK和Lab模式下)

1、Angled Strokes(成角的线条滤镜)

作用:使用成角的线条勾画图像。

调节参数:

方向平衡:可以调节向左下角和右下角勾画的强度。

线条长度:控制成角线条的长度。

锐化程度:调节勾画线条的锐化度。

图解效果:

原图像   成角

2、Spatter(喷溅滤镜)

作用:创建一种类似透过浴室玻璃观看图像的效果。

调节参数:

喷色半径:为形成喷溅色块的半径。

平滑度:为喷溅色块之间的过渡的平滑度。

图解效果:

原图像   喷溅效果

3、Sprayed Strokes(喷色描边滤镜)

作用:使用所选图像的主色,并用成角的,喷溅的颜色线条来描绘图像,所以得到的与喷溅滤镜的效果很相似。

调节参数:

4、Accented Edges(强化的边缘滤镜)

作用:将图像的色彩边界进行强化处理,设置较高的边缘亮度值,将增大边界的亮度;设置较低的边缘亮度值,将降低边界的亮度。

调节参数:

边缘宽度:设置强化的边缘的宽度。

边缘亮度:控制强化的边缘的亮度。

平滑度:调节被强化的边缘,使其变得平滑。

图解效果:

原图像   强化的边缘效果

5、Dark Strokes(深色线条滤镜)

作用:用黑色线条描绘图像的暗区,用白色线条描绘图像的亮区。

调节参数:

平衡:控制笔触的方向。

黑色强度:控制图像暗区线条的强度。

白色强度:控制图像亮区线条的强度。

图解效果:

原图像   深色线条效果

6、Sumi-e(烟灰墨滤镜)

作用:以日本画的风格来描绘图像,类似应用深色线条滤镜之后又模糊的效果。

调节参数:

描边宽度:调节描边笔触的宽度。

描边压力:为描边笔触的压力值。

对比度:可以直接调节结果图像的对比度。

图解效果:

原图像   烟灰墨效果

7、Crosshatch(阴影线滤镜)

作用:类似用铅笔阴影线的笔触对所选的图像进行勾画的效果,与成角的线条滤镜的效果相似。

调节参数:

线条长度:为阴影线的长度,较低的值有利于保留图像的细节。

锐化程度:控制勾画后的图像的锐化效果。

强度:为使用阴影线的遍数,最大值为3、

图解效果:

原图像    阴影线效果

8、Ink Outlines(油墨概况滤镜)

作用:用纤细的线条勾画图像的色彩边界,类似钢笔画的风格。

调节参数:

线条长度:设置勾画线条的长度。

深色强度:控制将图像变暗的程度。

光照强度:控制图像的亮度。

图解效果:

原图像    油墨概况效果

Tags: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