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开源技术交流,分享技术与知识

网站首页 > 开源技术 正文

【测绘微讲堂,每天一个知识点】网络 RTK(CORS)的原理及使用

wxchong 2025-05-11 19:00:58 开源技术 3 ℃ 0 评论

欢迎来到【测绘微讲堂,每天一个知识点】专题活动的第16/100期,今天的主题是网络RTK(CORS)的原理及使用。随着连续运行基准站数量越来越多,网络RTK测量技术以其高精度、高效率、操作简便等优势已经成为测量中最普遍的定位方式。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它的面纱:


网路RTK的工作原理

网络RTK工作原理:采用的是虚拟基准站法,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均匀地布设多个连续运行的基准站,根据各基准站长期跟踪的观测结果,反演出区域内GNSS定位的一些主要误差模型,用户将自己求出的坐标传送给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随即将该点作为虚拟参考站,估算出相应的误差参数播发给用户,用户再利用虚拟参考站的载波相位观测值及坐标按照常规RTK的方法确定自己的最终位置。


网络RTK操作使用步骤

网络RTK操作使用步骤具体如下:

第一步:仪器连接,启动移动站模式。GNSS接收机开机后,用蓝牙连接手簿与接收机,连接成功后设置工作模式——移动站。

第二步:移动站的参数设置。参数包括:①数据链模式——手簿差分;②服务器——CORS;③IP地址;④端口设置(不同端口对应的坐标系不同);⑤源节点(接入点);⑥用户名和密码。(以上参数的设置,需要购买CORS账号获得。)设置完成后,待仪器显示【固定解】之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第三步:新建工程,设置坐标系统。在【项目】中新建作业工程,然后坐标系统设置包括坐标系(CGCS2000、WGS84、北京54、西安80等),中央子午线设置(可以实时获取)。

第四步:求转换参数。利用至少两组公共点求解转换参数,首先用RTK分别测量两个已知点的源坐标(WGS-84);然后调用或输入已知点的测区坐标(目标坐标);最后计算坐标转换参数(一般选择四参数+高程拟合),检验计算是否符合要求,主要看尺度K是否接近1.0000或0.9999,符合要求则可以直接点击“应用”。

第五步:检核。应用成功后,点开【测量】,另寻一个已知点,进行测量检验,对比原始坐标与求参后坐标之间的差值,符合要求即可开始测量,不符合要求重新求参。


【文末互动】

今天的知识点你是否get到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咱们一起聊聊。【测绘微讲堂,每天一个知识点】每天相约早上七点半,每天进步一点点,敬请锁定“测绘之师”,谢谢!

Tags: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