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开源技术交流,分享技术与知识

网站首页 > 开源技术 正文

【进阶篇】Z CAM 如何进行曝光?(z cam怎么样)

wxchong 2024-07-17 05:05:42 开源技术 25 ℃ 0 评论

年前,后台收到了许多Z CAM E2的使用问题:

低光和高光环境下该如何拍摄?

log模式该如何精准曝光?

如何进行有效的高帧率升格拍摄?

拍摄过程中的噪点该怎么控制?

最佳画质和最佳模式的拍摄建议有哪些?


其实归根结底都是曝光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赶在春节前去了北京的钟楼、鼓楼、烟袋斜街、后海等地给大家录制了这期特别节目,希望大家看过后对曝光的控制能有所帮助。

01 曝光该怎么理解

理解曝光可以说是摄影摄像入门的很关键的一步,曝光三要素分别为感光度、光圈、快门。而曝光控制就是要确定拍摄中的各种参数(快门速度、光圈和ISO),使景物能够在感光元件上准确曝光,形成明暗合适,成像清晰的影像。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需要对曝光三要素有一定的了解。

一般进行拍摄之前,必须先对拍摄场景进行测光,才能以此为依据确定曝光组合。为了方便计算出更准确的曝光参数,会经常使用到外置测光表进行测光,并且根据测量结果调整布光,在棚拍中尤其重要。那我们拍摄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细节?没有测光表我又该怎么办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下吧!

02 拍摄的时候需要注意的细节

首先,我们要知道主体的明暗反差,比如亮面和阴影,主体和背景的明暗反差;其二,测量画面内最亮部和最暗部的差值,我们了解的Z CAM E2有16档动态范围,那么在拍摄的画面内最亮和最暗相差在这个范围内,就可以涵盖所有亮部和暗部的细节。

我们都知道Z CAM E2是双原生感光,分别是500和2500,在夜景和弱光拍摄时使用第二档感光可以获得相对纯净的画面,而在进行升格拍摄时,可以使用2500的感光来补偿快门升高所带来的的曝光损失;在拍摄Z-Log2时要遵循向右曝光的原则,可以使用Z CAM E2机身自带的小工具直方图和波形图来查看。在使用到RGB波形图时,我们可以精确的看到色彩信息,有没有被裁切,曝光从而更加精准。

03 Z CAM E2的曝光工具如何使用

很多朋友在拍摄的时候,手里并没有测光表,那现场用什么来测光呢?那我们只能用机内的直方图、斑马纹、波形图和伪色彩了。具体操作的话可以在系统的辅助工具中找到,在实际拍摄中,可以进行自定义按键方便使用。

斑马纹

斑马纹一般有70%和100%两种,70%的斑马纹是拍摄中较为常用的,斑马纹可以判断画面是否过曝,常用来测量人脸。脸部高光区域有一点斑马纹即为正确的曝光,画面中大面积的出现斑马纹时即为过曝。


直方图

直方图的横轴0-255为亮度值,纵轴为像素的信息量,通过直方图我们可以判断每个亮度值的像素信息量,相较于斑马纹,直方图可以判断画面是否欠曝,直方图处于相对居中时即为曝光正确。当画面处于亮调时,直方图的信息会集中在亮部,当画面处于暗调时,直方图的信息会集中在暗部。

波形图

波形图的横轴代表画面的左右,纵轴0-100代表画面的亮度,相较于直方图我们可以更加准确的判断运动物体的曝光。当波形图主要居中在纵轴20-80时,曝光即为正确,画面过曝的情况,波形图的纵轴会溢出100,我们通常称之为白切。而画面欠曝时,波形图有部分会低于0,我们称之为黑死或黑切。

伪色

伪色一般来说都是电影摄影机所用的工具,每个影视器材厂家的伪色色彩不尽相同,下图是Z CAM E2的伪色参考图。最右边的红色代表过曝,最左边的紫色代表欠曝,而中间的粉色是正确的曝光。每一种颜色我们可以理解为一档曝光,相较于波形图,伪色的优点是可以观察到画面中所有细节的曝光,从而更好的控制反差和光笔。

在画面欠曝时,画面会呈现出大面积的蓝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噪点和横纹底噪。

在画面曝光准确时,横纹底噪就会瞬间消失了。当然,我们在拍摄过程中,可以把直方图、波形图与伪色混用,从而达到更好的控制曝光。

Tags: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