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uts2和SpringMVC的区别
拦截级别
Struts2是类级别的拦截, 一个类对应一个request上下文,SpringMVC是方法级别的拦截,一个方法对应一个request上下文,而方法同时又跟一个url对应,所以说从架构本身上SpringMVC就容易实现restful url,而struts2的架构实现起来要费劲,因为Struts2中Action的一个方法可以对应一个url,而其类属性却被所有方法共享,这也就无法用注解或其他方式标识其所属方法了。
数据独立性
由上边原因,SpringMVC的方法之间基本上独立的,独享request response数据,请求数据通过参数获取,处理结果通过ModelMap交回给框架,方法之间不共享变量,而Struts2搞的就比较乱,虽然方法之间也是独立的,但其所有Action变量是共享的,这不会影响程序运行,却给我们编码读程序时带来麻烦,每次来了请求就创建一个Action,一个Action对象对应一个request上下文。
内存损耗
由于Struts2需要针对每个request进行封装,把request,session等servlet生命周期的变量封装成一个一个Map,供给每个Action使用,并保证线程安全,所以在原则上,是比较耗费内存的。
拦截器机制
拦截器实现机制上,Struts2有以自己的interceptor机制,SpringMVC用的是独立的AOP方式,这样导致Struts2的配置文件量还是比SpringMVC大。
入口的不同
SpringMVC的入口是servlet,而Struts2是filter(这里要指出,filter和servlet是不同的。以前认为filter是servlet的一种特殊实现),这就导致了二者的机制不同,这里就牵涉到servlet和filter的区别了。
对Ajax的支持
SpringMVC集成了Ajax,使用非常方便,只需一个注解@ResponseBody就可以实现,然后直接返回响应文本即可(只支持异步调用),而Struts2拦截器集成了Ajax,在Action中处理时一般必须安装插件或者自己写代码集成进去,使用起来也相对不方便。
验证机制
SpringMVC验证支持JSR303,处理起来相对更加灵活方便,而Struts2验证比较繁琐,感觉太烦乱。
和Spring的关系
SpringMVC和Spring是无缝的。从这个项目的管理和安全上也比Struts2高(当然Struts2也可以通过不同的目录结构和相关配置做到SpringMVC一样的效果,但是需要xml配置的地方不少)。
设计思想
Struts2更加符合OOP的编程思想, SpringMVC就比较谨慎,在Servlet上扩展。
开发效率和性能
SpringMVC开发效率和性能高于Struts2。
HashMap和HashTable的区别
实现的接口
HashTable是基于陈旧的Dictionary类的,HashMap是Java 1.2引进的Map接口的一个实现,它们都是集合中将数据无序存放的。
线程安全
HashTable的方法是同步的,是线程安全的,而HashMap不是同步的,是线程不安全的,所以在多线程场合要手动同步HashMap这个区别就像Vector和ArrayList一样。
NULL值
HashTable不允许 null 值(key 和 value 都不可以),HashMap允许 null 值(key和value都可以)。
遍历方式
两者的遍历方式大同小异,HashTable使用Enumeration,HashMap使用Iterator,HashTable仅仅比HashMap多一个elements方法。
Ajax的核心对象
什么是Ajax
Ajax并不是一门新的技术,而是多种技术的组合(html,js,xml,css)用于快速的创建动态的网页,能够实现无刷新更新数据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Ajax的原理
由客户端请求ajax引擎,在由ajax引擎请求服务器,服务器作出一系列的响应之后将结果返回给ajax引擎,由ajax引擎决定将这个结果写入到客户端的什么位置,从而实现了页面无刷新更新数据。
核心对象
XMLHttpRequest
Struts2的工作流程
工作原理
客户端初始化一个指向Servlet容器(例如Tomcat)的请求
这个请求经过一系列的过滤器(Filter)(这些过滤器中有一个叫做ActionContextCleanUp的可选过滤器,这个过滤器对于Struts2和其他框架的集成很有帮助,例如:SiteMesh Plugin)
接着FilterDispatcher被调用,FilterDispatcher询问ActionMapper来决定这个请是否需要调用某个Action
如果ActionMapper决定需要调用某个Action,FilterDispatcher把请求的处理交给ActionProxy
ActionProxy通过ConfigurationManager询问框架的配置文件,找到需要调用的Action类
ActionProxy创建一个ActionInvocation的实例。
ActionInvocation实例使用命名模式来调用,在调用Action的过程前后,涉及到相关拦截器(Intercepter)的调用。
一旦Action执行完毕,ActionInvocation负责根据struts.xml中的配置找到对应的返回结果。返回结果通常是(但不总是,也可能是另外的一个Action链)一个需要被表示的JSP或者FreeMarker的模版。在表示的过程中可以使用Struts2 框架中继承的标签。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涉及到ActionMapper
工作流程
客户端浏览器发出HTTP请求.
根据web.xml配置,该请求被FilterDispatcher接收
根据struts.xml配置,找到需要调用的Action类和方法, 并通过IoC方式,将值注入给Aciton
Action调用业务逻辑组件处理业务逻辑,这一步包含表单验证。
Action执行完毕,根据struts.xml中的配置找到对应的返回结果result,并跳转到相应页面
返回HTTP响应到客户端浏览器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