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开源技术 正文
本文不是讨论最新的 JavaScript 库、常见的开发实践或任何新的 ES6 函数,只是聊聊在面试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的几道面试题。
问题1、事件的节流(throttle)与防抖(debounce)
有些浏览器事件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触发多次,比如调整窗口大小或向下滚动页面。例如,监听页面窗口滚动事件,并且用户持续快速地向下滚动页面,那么滚动事件可能在 3 秒内触发数千次,这可能会导致一些严重的性能问题。那我们应该如何去避免这样的问题,下面有两种方法:
1、节流(throttle)
节流的主要思想在于:在某段时间内,不管你触发了多少次回调,都只认第一次,并在计时结束时给予响应。
代码示例:
// fn是我们需要包装的事件回调, interval是时间间隔的阈值 function throttle(fn, interval) { // last为上一次触发回调的时间 let last = 0 // 将throttle处理结果当作函数返回 return function () { // 保留调用时的this上下文 let context = this // 保留调用时传入的参数 let args = arguments // 记录本次触发回调的时间 let now = +new Date() // 判断上次触发的时间和本次触发的时间差是否小于时间间隔的阈值 if (now - last >= interval) { // 如果时间间隔大于我们设定的时间间隔阈值,则执行回调 last = now; fn.apply(context, args); } } } // 用throttle来包装scroll的回调 const better_scroll = throttle(() => console.log('触发了滚动事件'), 1000)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scroll', better_scroll)
2、防抖(Debounce)
防抖的主要思想在于:我会等你到底。在某段时间内,不管你触发了多少次回调,我都只认最后一次。
代码示例:
// fn是我们需要包装的事件回调, delay是每次推迟执行的等待时间 function debounce(fn, delay) { // 定时器 let timer = null // 将debounce处理结果当作函数返回 return function () { // 保留调用时的this上下文 let context = this // 保留调用时传入的参数 let args = arguments // 每次事件被触发时,都去清除之前的旧定时器 if(timer) { clearTimeout(timer) } // 设立新定时器 timer = setTimeout(function () { fn.apply(context, args) }, delay) } } // 用debounce来包装scroll的回调 const better_scroll = debounce(() => console.log('触发了滚动事件'), 1000)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scroll', better_scroll)
3、节流和防抖的实际应用
在我们的应用中,单一的应用节流或者防抖都不是一个好主意。
场景:如果用户的操作十分频繁——他每次都不等 debounce 设置的 delay 时间结束就进行下一次操作,于是每次 debounce 都为该用户重新生成定时器,回调函数被延迟了不计其数次。频繁的延迟会导致用户迟迟得不到响应,用户同样会产生“这个页面卡死了”的观感。
为了避免弄巧成拙,我们需要借力 throttle 的思想,打造一个“有底线”的 debounce——等你可以,但我有我的原则:delay 时间内,我可以为你重新生成定时器;但只要delay的时间到了,我必须要给用户一个响应。这个节流与防抖结合的思路。
代码示例:
// fn是我们需要包装的事件回调, delay是时间间隔的阈值 function throttle(fn, delay) { // last为上一次触发回调的时间, timer是定时器 let last = 0, timer = null // 将throttle处理结果当作函数返回 return function () { // 保留调用时的this上下文 let context = this // 保留调用时传入的参数 let args = arguments // 记录本次触发回调的时间 let now = +new Date() // 判断上次触发的时间和本次触发的时间差是否小于时间间隔的阈值 if (now - last < delay) { // 如果时间间隔小于我们设定的时间间隔阈值,则为本次触发操作设立一个新的定时器 clearTimeout(timer) timer = setTimeout(function () { last = now fn.apply(context, args) }, delay) } else { // 如果时间间隔超出了我们设定的时间间隔阈值,那就不等了,无论如何要反馈给用户一次响应 last = now fn.apply(context, args) } } } // 用新的throttle包装scroll的回调 const better_scroll = throttle(() => console.log('触发了滚动事件'), 1000)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scroll', better_scroll)
问题2、事件委托代理
传统的事件绑定方式:
<ul id="todo-app"> <li class="item">Walk the dog</li> <li class="item">Pay bills</li> <li class="item">Make dinner</li> <li class="item">Code for one hour</li> </ul>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DOMContentLoaded', function() { let app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odo-app'); let itimes = app.getElementsByClassName('item'); for (let item of items) { item.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alert('you clicked on item: ' + item.innerHTML); }) } })
虽然这在技术上是没什么问题的,但问题是要将事件分别绑定到每个项。这对于目前 4 个元素来说,没什么大问题,但是如果在待办事项列表中添加了 10,000 项(他们可能有很多事情要做)怎么办?然后,函数将创建 10,000 个独立的事件侦听器,并将每个事件监听器绑定到 DOM ,这样代码执行的效率非常低下。如何高效的进行事件绑定:
基于事件委托的代码示例: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DOMContentLoaded', function() { let app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odo-app'); app.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e) { if (e.target && e.target.nodeName === 'LI') { let item = e.target; alert('you clicked on item: ' + item.innerHTML) } }) })
问题3、闭包的使用
闭包常常出现在面试中,以便面试官衡量你对 JS 的熟悉程度,以及你是否知道何时使用闭包。
闭包基本上是内部函数可以访问其范围之外的变量。 闭包可用于实现隐藏变量和创建函数工厂。
不正确的闭包应用:
const arr = [10, 12, 15, 21]; for (var i = 0; i < arr.length; i++) { setTimeout(function() { console.log('The index of this number is: ' + i); }, 3000); }
如果运行上面代码,3 秒延迟后你会看到,实际上每次打印输出是 4,而不是期望的 0,1,2,3 。
原因是因为 setTimeout 函数创建了一个可以访问其外部作用域的函数(闭包),该作用域是包含索引 i 的循环。 经过 3 秒后,执行该函数并打印出 i 的值,该值在循环结束时为 4,因为它循环经过0,1,2,3,4并且循环最终停止在 4。
正确的闭包使用:
//方法一: const arr = [10, 12, 15, 21]; for (var i = 0; i < arr.length; i++) { setTimeout(function(i_local){ return function () { console.log('The index of this number is: ' + i_local); } }(i), 3000) } //方法二: const arr = [10, 12, 15, 21]; for (let i = 0; i < arr.length; i++) { setTimeout(function() { console.log('The index of this number is: ' + i); }, 3000); }
猜你喜欢
- 2024-10-15 曼巴精神:意志的力量(曼巴精神百科)
- 2024-10-15 滑稽的鱼,因为淘气而被公开“羞辱”
- 2024-10-15 一块铝合金的非凡「铝生」:认识 Magic Trackpad
- 2024-10-15 因用户电脑太烂 Facebook弃用新页面
- 2024-10-15 别小看这10款小众App,它能全面提升你的Mac操作体验
- 2024-10-15 前端基础学习:Vue2.0实现移动端外卖平台项目,参考旧版饿了么!
- 2024-10-15 Vue仿饿了么app项目总结(仿饿了么前端)
- 2024-10-15 vue-cms开源企业级后台管理系统(开源vue项目)
- 2024-10-15 前端实战项目:Vue.js实现外卖平台webapp,饿了么项目的翻版
- 2024-10-15 Firefox 与无广告媒体平台 Scroll 测试付费内容服务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
- jdk (81)
- putty (66)
- rufus (78)
- 内网穿透 (89)
- okhttp (70)
- powertoys (74)
- windowsterminal (81)
- netcat (65)
- ghostscript (65)
- veracrypt (65)
- asp.netcore (70)
- wrk (67)
- aspose.words (80)
- itk (80)
- ajaxfileupload.js (66)
- sqlhelper (67)
- express.js (67)
- phpmailer (67)
- xjar (70)
- redisclient (78)
- wakeonlan (66)
- tinygo (85)
- startbbs (72)
- webftp (82)
- vsvim (79)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