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开源技术交流,分享技术与知识

网站首页 > 开源技术 正文

为什么学 ST?从 PLC 编程语言体系看懂 ST 的价值

wxchong 2025-08-05 22:01:45 开源技术 7 ℃ 0 评论

在工业自动化编程领域,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编程语言多样,每种语言都有独特应用场景与优势。今天咱们聚焦 ST(结构化文本) ,结合 PLC 编程语言分类,聊聊为啥学 ST 是自动化工程师的 “必修课” 。


一、先理清 PLC 编程语言的 “家族图谱”

PLC 常用编程语言分几类,对应不同场景需求:

1. 梯形图(Ladder Diagram,LD)

  • 特点:模拟电气控制回路,用触点、线圈等图形符号,像 “电路图” ,电工 / 工控新人易上手,直观对应硬件逻辑。
  • 适用场景:简单逻辑控制(如电机启停、传送带流程),小型设备 / 产线程序,调试时能快速 “可视化” 逻辑。

2. 顺序功能图(Sequential Function Chart,SFC)

  • 特点:以 “步 - 转移 - 动作” 结构,拆分复杂流程为顺序步骤,清晰呈现状态切换(如设备初始化→运行→暂停→停止)。
  • 适用场景:多工序、顺序控制的场景(如自动化流水线、机械臂多段动作),梳理流程逻辑超方便。

3. 语句表(Instruction List,IL)

  • 特点:类似汇编语言,用指令(LD、OUT、SET 等)编写,直接对应 CPU 执行逻辑,精简但可读性弱。
  • 适用场景:对程序体积 / 执行效率极致追求,或老工程师习惯 “指令式” 编程,新手难学,维护也费劲。

4. 结构化文本(Structured Text,ST)

  • 特点:类高级语言(如 Pascal、C),用赋值、条件判断(IF…THEN…)、循环(FOR、WHILE)等语法,逻辑紧凑、适合复杂算法。
  • 核心价值用代码思维解决自动化问题 ,打破图形化编程的 “流程限制”,适配复杂计算、数据处理场景。

二、ST 的不可替代性:这些场景非它不可!

为啥自动化工程师要学 ST?看这些 “刚需场景” 就懂了:

1. 复杂算法:数学计算、数据处理

  • 案例:PID 算法优化(温度 / 压力精准控制)、运动控制插补(机械臂路径规划)、大数据量的统计分析(产线良率计算)。
  • 对比:梯形图堆 “触点” 写算法?逻辑乱到崩溃;ST 用公式、循环直接实现,简洁高效。

2. 标准化程序:复用性、模块化

  • 需求:开发通用功能块(如阀门控制 FB、通讯模块 FB),供多条产线 / 项目复用。
  • 优势:ST 写的功能块,语法清晰、结构规范,工程师交接 / 维护成本低,像 “工业软件模块” ,适配标准化开发。

3. 兼容高级语言思维:衔接 IT 与 OT

  • 趋势:工业物联网(IIoT)、数字化转型下,自动化工程师需要对接 Python、C# 等 IT 语言。
  • ST 的价值:类高级语言的语法,让你轻松过渡到 “代码逻辑” ,学 ST = 提前铺垫跨领域能力,对接数据分析、上位机开发。

三、学 ST 的 “正确姿势”:从基础到实战

想掌握 ST?分三步构建能力:

1. 语法基础:掌握核心结构

  • 必备语法:变量定义:VAR 声明输入 / 输出 / 中间变量(如 VAR_INPUT Pressure : REAL; )赋值与运算:Result := (A + B) * C; (数学计算)条件判断:IF Temperature > 100 THEN Alarm := TRUE; END IF;循环:FOR i := 1 TO 10 DO Array[i] := i*2; END_FOR;
  • 工具:用 PLC 编程软件(如西门子 TIA、施耐德 SoMachine),新建 ST 程序,边写边验证语法。

2. 场景练习:从 “小功能” 到 “复杂模块”

  • 阶段 1:写基础逻辑(替代梯形图)
    比如:用 ST 实现 “按钮 X0 按下,Y0 输出;X1 按下,Y0 复位” ,对比梯形图写法,感受 ST 的简洁。
  • 阶段 2:复杂算法开发
    尝试写 “定时任务”(用TON 指令封装成 ST 函数)、“数组排序”(产线数据去重 / 统计),练手复杂逻辑。
  • 阶段 3:标准化功能块
    开发通用模块(如 Modbus 通讯 FB、PID 控制 FB),用 ST 规范编写,导出复用,理解 “模块化” 价值。

3. 结合项目:落地才是关键

  • 找场景:产线改造、设备升级时,主动用 ST 解决问题(比如老设备数据采集 + 算法优化)。
  • 避坑点:ST 语法灵活,但别过度复杂化逻辑 (简单控制用梯形图更高效);注重注释与结构化 ,否则后期维护难哭。

四、ST 的未来:工业自动化的 “代码刚需”

当下,工业领域趋势清晰:



  • 产线复杂度提升:多轴联动、AI 算法嵌入(如视觉检测 + 逻辑控制),ST 适配复杂编程需求;
  • 人才技能升级:懂 ST 的工程师,能衔接 “自动化逻辑 + 高级算法” ,在数字化转型中更具竞争力;
  • 标准支持:IEC 61131-3 国际标准明确 ST 地位,主流 PLC 厂商(西门子、罗克韦尔、施耐德)全面支持,学 ST = 踩中行业通用技能。



总结:ST 不是 “可选技能”,而是工业自动化工程师突破瓶颈的 “必选项”—— 当梯形图 / 顺序功能图搞不定复杂逻辑、标准化开发、算法集成时,ST 就是你的 “解题钥匙” 。



别犹豫,从今天开始,啃语法、练项目,把 ST 变成你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