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开源技术交流,分享技术与知识

网站首页 > 开源技术 正文

Blu可穿戴手机:梦幻与现实有多远?

wxchong 2024-08-04 02:52:24 开源技术 38 ℃ 0 评论

这几天科技圈又被一款叫Blu的可穿戴手机给“刷屏”了。关于Blu,简单点讲,就是这款手机可以任意弯曲,既可以戴在手腕上,也可以拉直了当正常的手机使用。

据开发者介绍,Blu具有现在旗舰智能手机的配置与性能,并拥有智能手表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它采用了“GO UI”眼球跟踪技术,针对佩戴在手腕时的环形状态,能够跟踪用户的眼球而调整画面显示位置,以获得最佳阅读体验。另外,该产品还防水,不论你洗澡还是游泳都可以戴着它。Blu采用了无线充电技术,它没有外接端口,因此手机充电是依靠无线充电或通过NFC技术来完成的。

这款产品要想真正实现它在众筹网站上所描述的这些技术功能,并且进入商业普及阶段,可能还需要3~5年的时间。因为要实现Blu这种高端技术,所面临的产业链技术非常多,诸如芯片、电路板、传感器、触控技术等一系列的技术问题。Blu要想进入商业化应用,至少还面临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

1.当前基于平板触控的灵敏性都还经常出现问题,那么基于这种经常在弯曲与直板之间来回变化的屏幕,如何能保持触控的灵敏性,这将不是一个技术方面的小问题。

2.如何满足不同手臂粗细的人舒适地佩戴,这也是个现实的问题。或许关于尺寸大小的问题可以通过推出多种规格来进行满足,但这种直接将屏幕弯曲起来的佩戴方式的舒适度也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况且,按照Blu在众筹网站上公布的重量是170克,苹果iPhone 6 Plus的重量是172克,将这么重的一款手机整天佩戴在手腕上,佩戴舒适性值得商榷。

3.按照Blu的介绍,它通过眼球追踪技术的应用来保障用户使用时的阅读舒适度。问题来了,这戴在手腕上的敞开屏幕如何保护个人阅读隐私呢?我们在公众场合使用手机时,一些私密的信息还可以用手遮一遮,或者倾斜个角度,而这款戴在手腕上的敞开屏幕又如何是好?

4.Blu手机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在硬件上,一方面是产业链技术不能有效支持;另一方面是,即便技术能勉强支持,那么在使用过程中,反复弯曲对于屏幕、电路板、电池、传感器等都有连锁性影响,也就是说相比当前手机的“静态”使用场景,Blu在“动态”场景下仍显不足。

5.与手机相比,佩戴在手臂上的Blu受碰撞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如何保护OLED屏是个问题。

6.Blu还缺一样技术,就是语音识别技术,要想真正实现人性化便捷的交互方式,最重要的就是让用户从当前的手指触控交互中摆脱出来,直接借助于语音的方式进行交互操作,这样至少可以确保在开车时比当前的手机更有优势。

基于以上问题,Blu这款可穿戴式手机要想实现商业化价值,可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么,为什么这样一个不靠谱的产品会受到关注,甚至受到热捧呢?通过这个事件,至少给我们带来两点启示:对新科技事物的向往,一是由于人们对新科技事物的向往,尽管很多的技术并不靠谱,但是大家还是向往这种新科技所带来的改变;二是对未来科技的信心,从Blu在众筹网站上受热捧的程度来看,很多参与者对这种新技术的难度并不了解,但他们却选择相信未来科技的力量,相信这些看似遥远的科技在这个时代是可以实现的。

Tags: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