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truts2的工作流程:
核心控制器FilterDispatcher是Struts 2框架的基础,包含了框架内部的控制流程和处理机制。
业务控制器Action和业务逻辑组件是需要用户来自己实现的。用户在开发Action和业务逻辑组件
的同时,还需要编写相关的配置文件,供核心控制器FilterDispatcher来使用。
Struts 2的工作流程相对于Struts 1要简单,与WebWork框架基本相同,所以说Struts 2是
WebWork的升级版本。Struts 2框架按照模块来划分,可以分为Servlet Filters、Struts核心模
块、拦截器和用户实现部分。Struts 2框架结构图如图3.1所示。
一个请求在Struts 2框架中的处理大概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客户端提交一个(HttpServletRequest)请求,如上文在浏览器中输入 http://localhost:
8080/bookcode/ch2/Reg.action就是提交一个(HttpServletRequest)请求。
请求被提交到一系列(主要是3层)的过滤器(Filter),如(ActionContextCleanUp、其他过
滤器(SiteMesh等)、 FilterDispatcher)。注意:这里是有顺序的,先ActionContext
CleanUp,再其他过滤器(Othter Filters、SiteMesh等),最后到FilterDispatcher。
FilterDispatcher是控制器的核心,就是MVC的Struts 2实现中控制层(Controller)的核心。
FilterDispatcher询问ActionMapper是否需要调用某个Action来处理这个(HttpServlet
Request)请求,如果ActionMapper决定需要调用某个Action,FilterDispatcher则把请求的处
理交给ActionProxy。
ActionProxy通过Configuration Manager(struts.xml)询问框架的配置文件,找到需要调用的
Action类。例如,用户注册示例将找到UserReg类。
ActionProxy创建一个ActionInvocation实例,同时ActionInvocation通过代理模式调用Action
。但在调用之前,ActionInvocation会根据配置加载Action相关的所有Interceptor(拦截器) 。
一旦Action执行完毕,ActionInvocation负责根据struts.xml中的配置找到对应的返回结果
result。
2.struts1的工作流程:
由ActionForm和JavaBean组成,其中ActionForm用于封装用户的请求参数,封装成ActionForm对象,
该对象被ActionServlet转发给Action,Action根据ActionFrom里面的请求参数处理用户的请求。
当ActionServlet接收到一个客户请求时,将执行如下流程:
(1) 检索和用户请求匹配的ActionMapping实例,如果不存在,就返回用户请求路径无效的信息。
(2) 如果ActionForm实例不存在,就创建一个ActionForm对象,把客户提交的表单数据保存到ActionForm对象中。
(3) 根据配置信息决定是否需要表单验证。如果需要验证,就调用ActionForm的validate()方法。
(4) 如果ActionForm的validate()方法返回null返回一个不包含ActionMessage的ActionErrors对象,就表示表单验证成功。
(5) ActionServlet根据ActionMapping实例包含的映射信息决定将请求转发给哪个Action。如果相应的Action实例不存在,
就先创建这个实例,然后调用Action的execute()方法。
(6) Action的execute()方法返回一个ActionForward对象,ActionServlet再把客户请求转发给ActionForward对象指向的JSP组件。
(7) ActionForward对象指向的JSP组件生成动态网页,返回给客户。
对于以上流程的流程(4),如果ActionForm的validate()方法返回一个包含一个或多个ActionMessage的ActionErrors对象,就表示表单验证失败,
此时ActionServlet将直接把请求转发给包含用户提交表单的JSP组件。在这种情况下,不会再创建Action对象并调用Action的execute()方法。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